25年发展,为什么说药明康德像个越转越快的“飞轮”?
来源:网络 2025-10-13 16:40
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,世界正身处科技创新与全球化浪潮的交汇处。世界贸易组织(WTO)鼓励各国加入,信息革命与运输革命共同推动国际交流更加可及,科技创新的全球交融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价值链长而复杂的医药行业历来倡导创新合作,同样成为科技全球化的“弄潮儿”。21世纪以来,创新疗法和药物的爆发式增长同样前所未有。
近期,我们看到CRDMO公司药明康德庆祝了自己的25年生日。这家公司正是诞生于科技与全球化浪潮之下,此后一路向上发展。
与大多数公司想要做出挽救生命的药物,就自建药企不同,2000年,药明康德是以“赋能者”的定位出道的。其目标是以自身的能力规模平台,帮助药企降低新药的研发门槛和成本,加速新药的开发进程。
25年来,医药行业历经“过山车”式的起伏发展,但在过去25年间,药明康德始终高歌猛进:2007年年收入突破10亿元;2018年在A股和H股上市,上市初期披露的年营收接近百亿元;近五年的营收总和更是超过成立前20年收入的两倍,如同一个越转越快的“飞轮”。

这种发展不仅快速,而且健康、高质量。根据该公司在近期投资者日上公开披露的数据,2018年至2025年间,药明康德经调整non-IFRS净利润复合增长预计将超过30%,高于24%的收入复合增长率。2025年上半年,药明康德的经调整non-IFRS净利润率达到30%,创下自身的历史新高。
面向未来,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中,药明康德的确定性依旧十分明晰。
第一是行业发展的确定性。
从宏观来看,全球合作的大势不可逆,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,亦无可逃避。
在行业层面,医药行业背后的创新驱动力始终存在。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,2024年,全球研发投入2,776亿美元,已然是药明康德创立时的10倍有余,并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4,761亿美元。
此外,目前,全球每年大约有1,000家小型生物医药公司成立,它们更关注如何高效地利用资金,将研发管线尽快推进至可以创造价值的关键里程碑,因此也更加倾向于使用合同研发生产服务。
2024年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“分水岭”——CRO外包率超过50%,而据预测,到2034年,这一数字将达到65%以上,接近2/3,增速远高于全球研发投入增速,这既是全球合作趋势的有力注脚,头部CXO的前景也无疑可期。
第二,药明康德自身的业务模式及管理执行能力更有望助其“跑赢大势”。
业务模式方面,药明康德CRDMO模式的成功已经经历了时间考验。在2000年创始之初,药明康德还只提供化学合成的服务,经过25年的发展,逐渐覆盖新药从早期发现和研究(R)、开发(D)、再到生产(M)的全流程。
新药问世十年磨一剑,药明康德的CRDMO业务模式能够提前“锁定”重磅新药。在近期的投资者开放日上,药明康德披露,仅2024年,R端早期业务就为药明康德贡献了超过70%的新客户。这些新客户中有35%在过去5年中有成功融资记录,意味着这些优质客户的技术、管线和能力获得了投资者的认可,将成为药明康德后期优质项目的重要来源。
而自2018年至今,其在手订单复合增长率高达38%,D&M端订单的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55%。和2018年相比,药明康德翻倍增长的R端订单放大撬动了17倍的D&M端订单,这也大大提升了对这家公司未来增长的可预见性。

不可忽视的是,一旦看到“R端”有捕捉到“风口”的迹象,药明康德D&M端必须迅速建设能力产能。这正是其另一大确定性所在。
药明康德的扩建执行速度有多快?该公司高管在会上给出了这样的数据——2017年,药明康德从投入使用一个新车间,到达到满产,大约需要两年时间,而在2024年,这一数字已经缩短为两个月。
单个车间投产速度已经像踩上“风火轮”,一旦乘以规模,结果更是惊人。据披露,药明康德常州基地从2016年第一个车间投入使用,一期和二期共计9个车间,耗时五年完成全部建设并投入使用,而到了三期,6个车间仅用两年时间便投入使用;在一江之隔的泰兴基地,一期的6个车间、二期的4个车间,分别都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投入使用,建设速度就和业绩一样,成为了越来越快的“飞轮”。
无怪乎,药明康德的经营效率越来越高,组织也越来越敏捷。根据此次投资者开放日披露的数据,过去七年,药明康德的人均产出翻了一番有余,从2018年的54.2万元,增至2024年的111.8万元;而相对应的每产生一元收入所需要的固定资产费用却下降了一半。
即使在环境波动、产业遇冷的周期里,药明康德依旧持续向上,可以预见,在行业转暖之后,这家公司势必能够以端到端的CRDMO模式承接更多的“风口”,持续高效发展,为医药行业和人们的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。
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“来源:生物谷”或“来源:bioon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。非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,须注明“来源:生物谷”。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,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